慢时间(慢时间维和快时间维)不看后悔
近日,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再现大范围强降雪专家提醒,要小心失温症,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什么情况身体容易发生失温失温症又称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
近日,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再现大范围强降雪专家提醒,要小心失温症,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关键时候能救命!什么情况身体容易发生失温失温症又称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时的现象(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
失温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暴露在极低温的环境中;另外一个原因是处于任何一种抑制体内产热机制或增加失温速度的情况下失温分为几期失温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期。

第 一 期轻度失温体温降至32℃~35℃在这一阶段,人体会颤抖、双手麻木、无法完成复杂动作;远端肢体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呼吸快而浅;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它是尝试使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隔热层失温者可能感觉疲劳和腹部疼痛、视力困难,有反常的尿多。
有时候失温者反而有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失温症将要发展到第二期的信号一种测试病情向第二期发展程度的方法是病人能否使拇指和小指接触,这是肌肉停止工作的第一阶段第 二 期中度失温体温降至28℃~32℃肌肉不协调更明显,人的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不稳、方向感混乱。
浅层皮肤血管继续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温度失温者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的颜色可能变蓝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这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衡,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短暂“热起来”的错觉第 三 期重度失温
体温降至28℃以下肌肉颤抖通常已停止说话困难,思维迟钝暴露的皮肤变蓝、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不能行走,甚至昏迷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可能发生心率过快或心房纤维性颤动,最终导致心肺衰竭如何应对失温第一去除导致失温的原因

遭遇失温时最关键的,是首先去除导致失温的原因,其次根据失温的不同阶段做不同处理因为失温跟温度、湿度、风力都有关所以应该尽快进入避风避雨场所,换上干燥衣物有条件时保温转运至专业医疗救治场所第二分级复温,循序渐进。

复温的处理要遵循分级、温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专业的施救反而可能加重对身体的危害1.轻度失温:将失温者转移到避风、避雨的安全地带,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更换干燥衣物要避免对周围的肌肉(如手足)按摩,因为外周低温的血液回到内脏会带来更多伤害。
可以烤火取暖,或者使用加热毯和室温加热,室温推荐在28℃

2.中度及重度失温:需要对躯体核心区加热复苏,可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区给予保温袋加热,如在医疗场所可用温热等渗液体腹腔冲洗在缺少这些条件时,应尝试可能的其它复温方法,同时尽快实施转运现场救援主要是做好身体的包裹,用轻柔的手法担架转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给中重度的失温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因为大量低温血液回到循环,会带来低血压和温度进一步降低,增加失温者死亡的风险另外,对于失温患者的抢救,不要轻易放弃中重度失温对身体组织,尤其是大脑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出现类似“假死”的状态:瞳孔放大、没有痛觉、心率和呼吸减慢,但实际上人还活着。
只有当失温者的体温接近正常,仍没有生命体征的才可宣告死亡怎样避免失温失温是严重的急性伤害事件,死亡率高,所以预防很关键不要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确保穿着足够保暖的衣物,被雨打湿衣物后,要尽快换下湿衣服

参加户外越野运动的人们,应当提前熟悉当地天气情况,根据天气状况做好合适的衣物准备;按照要求携带各种强制安全装备;了解赛道中途的补给点设置和呼叫救援方式;进食携带足够的高热量食物;遭遇突发恶劣天气,要及时躲避,及时撤离求救;不要凭侥幸一味坚持。
一旦遭遇失温,需要及时到急诊科或烧伤科紧急处理治疗。来源:健康中国责任编辑:雨辰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